中国领导中国人民走过的百年历程,是光荣辉煌的一百年,也是艰苦卓绝的一百年;是奠基立业的一百年,也是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为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市迅速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 为宣传好全市各地各部门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情况,发掘红色资源,讲好无锡故事,即日起,无锡发布推出“党史学习教育”专栏,生动鲜活展现中国在无锡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饮水思源,从百年党史中感悟真理智慧、汲取奋进力量。 精心部署“百年风华、红色追寻”大型全媒体新闻行动,推出系列融媒体专题作品,寻访江阴市各地红色地标,展示革命先烈光辉事迹。 充分用好周水平纪念馆、中共江阴一大会址纪念馆、江阴渡江战役纪念馆等党史教育基地,组织党员干部前往参观学习,厚植爱党爱国情怀。 通过“江阴大学堂”等形式,打造“以史鉴今话江阴——江阴人民革命史回顾”等精品课程,充分利用市镇两级党校、华西干部学院、“理响江阴”学习驿站等阵地,办好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班。 依托太华山新四军和苏南抗日根据地纪念馆、苏南太滆抗日根据地纪念馆、无名七烈士红色广场等红色资源,现场开展主题党日、读书分享会、文艺宣讲等活动,引导广大干群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 通过“强国号”学习巴士、陶都大讲堂等平台深入挖掘宜兴红色资源、动情讲述宜兴红色故事,全方位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发挥宜兴党史陈列馆红色阵地作用,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红耀宜兴”主题志愿服务系列活动,通过举办红色主题展览、搭建红色基因库、打造红色电影院等形式,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基地充分整合各类人才资源,利用“音乐创作”“影视制作”“理论宣讲”等多支团队,围绕秦邦宪、陆定一、陈翰笙等12位无锡籍杰出人的传奇故事和英勇事迹展开宣讲,弘扬先辈们敢为人先、英勇奋斗的革命精神。 专题打造“梁溪党建联盟号”游船线路,将南禅寺党群服务中心、古韵南禅红色驿站、中国丝业博物馆入党教育初心阵地、古窑遗址党员教育实境课堂和培南学校中共无锡工委机关旧址等五个党建特色阵地串联成一条水陆结合的红色专线,为党员群众接受红色教育提供便利。 在无锡广播电台开设“太湖丰碑”栏目,开展百场红色故事宣讲。挖掘提炼张闻天故居、钱钟书故居、薛福成故居等名人故居中的红色元素,利用线上云党课、微视频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党史专题宣讲。 以贯穿全区南北地理方位为引线,选取姚桐斌故居、红豆党建馆、山联村党建文化馆、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纪念馆等十二个红色点位,打造锡山红色旅游线路,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深挖区档案史志馆馆藏档案和党史资源,以多种形式宣传好锡山红色革命历史。通过制作微视频,再现“三少爷毁家闹革命”“谭震林在锡山”“包厚昌四下江南”等锡山红色革命故事。借助党群服务中心、商业综合体等平台,举办“红色珍档”微型展,传承红色基因。 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无锡县农民革命运动纪念馆、江南抗日义勇军司令部驻地旧址等锡山革命遗址遗迹情况,弘扬革命精神。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纪念馆线上平台,使党史学习教育更贴近百姓。 坚持连点成线,把无锡抗日青年流亡服务团纪念馆、陆定一祖居、孙冶方纪念馆等红色资源整合成红色线路,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的区域品牌。 将回顾“锡流”历史、追忆红色故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第一课,深刻汲取“锡流”精神养分。组织参观“一包三改”纪念馆,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传承和发扬好改革开放精神。用好“睿治讲堂”“周五学习日”“三会一课”等载体,将“四千四万”化为党员干部艰苦奋斗、敢于创新的实际行动。 聚焦“锡流”爱国主义、“一包三改”改革创新、“四千四万”实干苦干三种红色精神,组织开展专题研究,系统梳理红色史料,深入挖掘精神内涵,开展专题宣讲,用好红色资源,讲好党史故事。 构建涵盖锡南革命烈士陵园、马山革命史展厅、滨湖区党建馆、徐梦影故居等在内的红色教育矩阵,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丰富的平台资源,让革命精神释放出绚烂的时代光芒。 以党的发展历史为脉络,围绕党的一大、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改革开放、扶贫攻坚等十个专题讲述党的光辉历程,选拔出一批传播党的理论主张的优秀人才,推动党史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新滨湖》报开设“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传承红色基因”专栏,深挖徐梦影、陆定一等红色人物故事,培根铸魂,擦亮红色名片,凝聚奋进力量。 扎实推进新四军江抗东进纪念馆及英雄广场建设工作,建强筑牢新四军江抗东进纪念馆和锡东革命烈士陵园红色阵地,全面梳理百年党史中在新吴大地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瞿秋白等革命先烈的传奇故事和英勇事迹。 探索自主研究、课题招标、文艺精品创作、开发精品党课等多种方式,全面阐发区域内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时代新义和当代价值,把红色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对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贡献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现出来。 依托“学习强国”线下体验空间、桑梅红色文化传播中心和梅村“红色会客厅”三位一体宣讲矩阵开展红色故事宣讲,完善融媒体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红色故事宣讲互联融通机制,做好大型原创现代锡剧《华阿金》区级巡演和“百名党员对党说,百年百歌颂党恩”短视频传播,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无锡经开区不断挖掘辖区红色资源,发掘基层红色人物,深入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推动基层党史教育走深走实。 华庄街道鼓励党员、群众以党史为题材进行作品创作,努力把党建引领力转变为学习吸引力,把大道理转化为身边事。年近九旬的凯发苑第一社区老党员张凤鸣以入党65年来的所见所感,自编自创了一首快板诗,为身边党员群众带去一场生动鲜活的党史学习教育“微党课”,让红色故事“活起来”“动起来”。 太湖街道85岁高龄老党员胡祥麟,从国棉二厂退休后,已作出200余幅书画,三十年如一日不曾停歇,其作品中有大量红色素材,如《一元抗币交党费》《少奇同志安源廉政三事》等。下阶段,太湖街道将深入整合胡祥麟老人的红色绘画作品,联合万象城、海岸城等商业综合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红色画展,进一步提高党史教育学习成效。 (责任编辑:admin) |